• <form id="m5hgj"></form>
  • <kbd id="m5hgj"><table id="m5hgj"><nav id="m5hgj"></nav></table></kbd>
  • <wbr id="m5hgj"><rp id="m5hgj"><strike id="m5hgj"></strike></rp></wbr>
    <wbr id="m5hgj"></wbr>
    <form id="m5hgj"></form>
  • <wbr id="m5hgj"><li id="m5hgj"></li></wbr>
  • <wbr id="m5hgj"><noframes id="m5hgj">
  • <wbr id="m5hgj"><rp id="m5hgj"></rp></wbr>
    <wbr id="m5hgj"></wbr>
    咨詢熱線:0759-3186220

   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主頁 > 復習資料 > 高起專 > 史地 >

    2019成考高起點歷史中國近代史復習-5

    時間:2019-06-28 作者:admins閱讀:

    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和北洋軍閥統治的崩潰

     。1)第一次國共合作

      中國共產黨制定統一戰線方針 1923年 廣州 中共三大 討論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;幫助國民黨改組為工人、農民、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。

     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初 廣州:同意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“聯俄、聯共、扶助農工”新三民主義的基本原則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。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,標志著國共兩黨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。

     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蘇聯幫助下 孫中山創辦 蔣介石任校長 周恩來政治部主任。

     。2)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

      1924年 馮玉祥 囚禁總統曹錕 宣布脫離直系 邀請孫中山北上。

      “五卅”運動 1925年5月上海日本資本家槍殺共產黨員顧正紅 5月30日 南京路。

      省港大罷工 英法帝國主義 “沙基慘案”大罷工勝利結束。

      農民運動講習所 廣州、武漢;彭湃、毛澤東。

      廣東革命根據地 第一次東征1925年2月黃埔軍校學生軍打垮了陳炯明的主力 7月 廣東革命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,汪精衛為國民政府主席。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。10月 第二次東征 徹底消滅了陳炯明的反動勢力。

     。3)北伐戰爭

      國共合作的廣州國民政府領導,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,把革命推向全國的一場革命戰爭。對象:吳佩孚、孫傳芳、張作霖。葉挺獨立團為北伐先鋒 奪取了汀泗橋、賀勝橋。10月 攻克漢陽、漢口、武昌。1927年初,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。1927年3月 周恩來等的領導下舉行了第三次武裝起義;漢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國在這兩地的租界。

     。4)國民黨右派發動政變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

      中山艦事件 蔣介石 海軍局代理局長、共產黨員李之龍。后果:中山澗事件發生以后,中共中央派張國燾到廣州。張國燾采取妥協退讓政策,同意共產黨員退出國民革命第一軍。蔣當上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主席。

      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變 汪精衛又同陳獨秀發表 “聯合宣言”,為蔣介石反革命活動進行辯護。

      “四一二”政變 1927年4月12日 上海。

      “七一五”反革命政變 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 7月15日 武漢 “寧可枉殺千人,不可使一人漏網”。

      教訓: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;中國共產黨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;放棄了對革命武裝的領導權。

      國共對峙的十年

     。1)國民政府前期的統治

      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 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政權。

      國民政府 “北伐”和 “東北易幟”: 日本制造濟南慘案;張作霖被日軍炸死 “皇姑屯”事件。

      新軍閥的混戰 蔣桂戰爭 蔣馮戰爭 中原大戰。

     。2)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建和中華蘇維埃政府的建立

     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 周恩來 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 意義: 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中國革命進入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。

      “八七”會議 1927年8.7 漢口 內容有: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;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;決定發動秋收起義。

      秋收起義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9月 部隊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,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。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。

      廣州起義 1927年12月 張太雷和葉挺 惲代英 葉劍英等 被鎮壓。

    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 以寧岡為中心 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 朱德 陳毅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建立起中央革命根據地: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最大和最鞏固的一個革命根據地。

      “工農武裝割據”思想: 武裝斗爭 土地革命 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。

      土地革命: 依靠雇農 貧農,聯合中農,限制富農,保護中小工商業者,消滅地主階級,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。 紅軍三次反“圍剿”勝利。

    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 1931年11月 通過《憲法大綱》 工農民主專政 《土地法》《勞動法》 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江西瑞金為紅色中國的首都。

     。3)日本大舉侵華和抗日民主運動的興起

      “九一八”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 沈陽近郊柳條湖 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,東北三省迅速淪陷。

      “一·二八”事變 1932年1月28日夜 上海 十九路軍 蔡廷鍇 蔣光鼐 《凇滬停戰協定》蔣介石 “攘外必先安內” 1932年底,蔣介石調動軍隊,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“圍剿”。紅軍在周恩來,朱德等人指揮下,粉碎了敵人的“圍剿”。

     。4)紅軍長征

      紅軍第五次反“圍剿”的失利和長征的開始 1934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八萬多人,從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,開始長征。

      遵義會議 1935.1 遵義:1、糾正了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“左”傾錯誤;2、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;3、毛澤東,周恩來,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。挽救了黨,挽救了紅軍,挽救了中國革命,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。

      紅軍長征的勝利 1、四渡赤水河,又渡金沙江;2、飛奪瀘定橋度過大渡河;3、翻過雪山,走過草地。到達陜西北部吳起鎮,同劉志丹等領導的紅軍會師(陜北紅軍);與紅四方面軍,紅二方面軍甘肅會寧會師:長征取得了完全的勝利。

     。5)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

      《何梅協定》 1935年 何應欽 梅津美治郎 “華北五省自治”——河北 山東 山西 察哈爾 綏遠變為日本的殖民地。

      “一二·九”運動 1935.12.9 北平 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” “停止內戰,一致對外” “反對華北自治” 結果: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。

      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制定 1935.8.1 《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》即《八一宣言》 1935年底 瓦窯堡會議 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。

      西安事變 1936.12.12 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,共同抗日的條件。標志著十年內戰局面的基本結束,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了。

    先锋av资源|久在在线视频免费观看|黄色视频在无码线观看|一级黄片中文免费观看